大港信息港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快捷登录

搜索
查看: 34046|回复: 11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东乡风情] 年 味 . 磨豆腐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发表于 2022-1-21 20:22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 来自: 江苏镇江
     60年代,计划经济,潮乡大路农村人家,每到腊月就开始张罗过年,每家每户把一年积攒的布票,油票,豆腐票,肥皂票...票尽力用完。也只有过年的农闲时候才能安排买布,请裁缝来家做新衣,然后打肉、分鱼、磨豆腐过年。那时候供销社一户人口一年,也只有供应十块豆腐的票。至于哪家能够杀猪过年,那是必须要报请生产大队同意的,而且要在完成生猪上缴计划后,缴过屠宰费后。那个年代,过年桌,实在是没有几个菜,有鱼有肉的人家条件在当地就算好的了。
     九岁那年,我家居然过年能杀年猪、磨豆腐,父母亲说是因为开年正月里我过生日的。记得那年腊月,母亲把自留地收获的黄豆从一个陶坛里倒出来,放在竹筲箕里,称了又称,说是要五斤干豆就可以磨豆腐了,还要留点黄豆开春做豆酱。从那天起,我就天天盼咱家磨豆腐,比有猪肉吃高兴,因为我不敢看杀猪,我胆小,恐怕听到猪临死的嘶叫声,不敢看血淋淋的杀猪场面。
    过年磨豆腐是老传统了,尤其是在农村。吴家沙十个生产队都没有豆腐坊,村西二里地外有个普照庵,那边的张家村竹林里面有一张姓猎户磨豆腐,因为有凶猛的猎狗缘故,我们家不敢去问磨。村东三四地的焦家村也有一个老作坊,张家村的张瑞高豆腐坊,他解放前就靠磨豆腐营生,经常挑着豆腐担子走村串户卖豆腐,世代相传。


      张家豆腐坊在焦家村西段的王家塘边,因为近水,磨豆腐用水图省事省力。从我们村向东经过一个长长的通江河港,然后经过方家坝、花园村就到焦家村张家豆腐坊,走近豆腐坊,屋外的树杈上,到处都是凉晒的长长的压卜页用的细纱条布,20几平方米的瓦房矮屋就是豆腐坊,豆腐坊内一架木制的长方形的工作台,大约有两平方的面板一端竖着高大的梯形架子,屋内比较显眼的几个大水缸,两个布兜吊架,房子中央一个大磨台,滑茈的地上一个一个的土疙瘩像馒头,浅脚泥高低不平。屋子的东南角落,烧豆浆的大灶台,豆腐坊内所有的设备都很陈旧简陋。
     磨豆腐,一向是要“问磨”的,就是约定的时间,等日子。 终于等到了我们家开磨的那一个星期六,父亲用装水的椋子将干净的黄豆装入,浸泡了一晚上,第二天,等豆子饱胀的胖乎乎的时候,换了一次清水,沥干水后,带上家里的椋子、水桶 、麦草豆秸。装上独轮木车去磨豆腐,父亲推独轮车,我背纤,独轮车咯吱咯吱地在乡村间穿梭,虽然土路很长很曲折狭窄,但心里想着马上有百页边沾酱油、白嫩豆腐脑吃,还是很开心。



     推磨。父亲送来车子就回家料理其他家务,我和母亲“等磨”。上一户开始浇百页了,也就轮到我家开磨,湿豆子过完称,“二角钱一斤,二元啊“,豆子上磨,大眼睛的老板娘将磨杠往上磨石盘眼一插,推着磨子开始转圈了。石磨大约直径80公分,石磨盘110公分,高80公分,老板娘边推磨,边用独把水舀子往磨盘上的豆里面加水,...



看着白花花的豆渣糟浆汁顺着磨盘槽沟淌进桶内,我时不时的帮助老板娘推几圈磨子,因为跟不上老板娘的脚步,用力也不均匀,所以老板娘不停的教我慢慢的跟着,走个十圈八圈也就被淘汰下来,老板忙的一把接着一把汗的时候,还时不时的拉着我帮忙推磨,坐在锅灶塘的母亲轻轻跟我说:“世上三件苦啊,撑船、打铁、磨豆“”“要好好念书”...

      
   “推呀拉呀转又转,磨儿转得圆又圆,上片好像龙吞珠,下片好像白浪卷。”母亲未过门时是个乡村土戏台的锡剧爱好者,在乡村锡剧社里锡剧折子戏演过几本。今儿个大灶台烧浆时不时来上一段,像锡剧《双推磨》中唱的那样,随着磨子的转动,黄豆的浆水泉眼一般地白花花流了出来,落进石磨下面的大木桶里。张家豆腐坊内有的推磨,有的烧火,有的吊浆,大家有说有笑,乐乐呵呵,年的氛围浓浓的。

   

    淘豆浆,一付吊在房梁下的木十字架上的四个角兜上了纱布,就是淘浆的全部行当,豆糟浆倒进布兜加适量的水,不停搓淘。吊浆这个活是个技术活,老板不让我们插手的,这个是关乎着出浆率高低的,不能马虎,不然豆制品成品率很低。
    煮浆,木桶里面的豆浆倒进大锅台里,母亲开始烧锅,煮豆浆,我就在锅台边等着大人赐给我们豆浆喝,老板是不允许我们喝不开的豆浆的,说是有毒。其实那个年代一块豆腐都很稀罕,一碗热豆浆可以做几块豆腐的,多做一块豆腐,过年就多一道菜。看着烧开了锅的浆,又被装进木桶,然后老板拿着一杆盘称,秤一种白色的粉末然后又倒进木桶,用一块板条轻轻地搅匀,在热气腾腾的木桶边看着豆浆凝结成豆花,盖上桶盖捂一段时间后,老板果然拿了一个小碗,舀了一小碗豆腐脑给我,我开心的不得了,顾不上烫嘴就独自吃了个香喷喷。
    做豆腐,张瑞高老板在墙上取下60×60x5厘米的空心木框,抖开白纱布围在框内,然后用舀子把豆腐脑放进豆腐框内,豆腐脑装的饱鼓鼓的,用纱布裹后盖上模板,压上大小不一的石块,让豆花脑脱水,十多分钟以后搬开石块将框反扣,揭开纱布扣下整板的豆腐,然后再用木条切割成一块一块的豆腐。



    浇百页,是磨豆腐的重头戏,成品时间长,也是细腻技术活。因为工作台高,我够不着,老板让我站在凳子上,抓一个竹帚子,不停的在木桶内豆花脑里搅和, 看着老板一勺一勺的把碎了的豆花均匀的浇在纱布框内,我的馋口水差点掉到桶里,老板则“马上出笼先给你吃百页头”激励我做他下手把子,只见张老板娴熟的双手有条不紊的将那一捆捆长长的条布,浇叠得一层一层、厚薄均匀的页面。浇完浆后,张老板才将百页笼框放到工作台上一根粗大的木杠下,压上大石块,还不停的在那大木杠上加石块,一直压到百叶厢筐里没有豆腐水出来的时候,老板才开始卸石头块,那一张一张的百页才开始一层一层的撕剥下来,我那馋馋在眼睛,早已盯在着老板手上百叶头,想象着用不用酱油沾?那肯定是很香,舌头舔了又舔,仿佛感觉了那种味道。
    一晃60来年,菜市场本土锅烧豆腐早已经被徽商的机制豆腐取代,过年市场豆腐再也不需要担心断供。但是小时候的那种豆腐口味,那种磨豆腐的乡愁,久久不能忘怀。


(配图  选自网络)




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7 反对反对
2#
发表于 2022-1-21 20:44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 来自: 江苏镇江
回复 支持 1 反对 0

使用道具 举报

3#
发表于 2022-1-21 21:40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 来自: 江苏
记得我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,九几年十几岁的时候,要过年的时候早上四五点钟,每天早上在睡梦中被猪的豪叫声惊醒,就知道要过年了,现在再也没有那种要过年的感觉了
回复 支持 4 反对 0

使用道具 举报

4#
发表于 2022-1-21 21:45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 来自: 上海松江区
回想起吃着刚出锅的嫩豆腐,此处省略千言万语...

点评

要嫩到什么程度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-1-22 09:56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5#
发表于 2022-1-22 09:56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 来自: 江苏镇江
Tonyyang 发表于 2022-01-21 21:45
回想起吃着刚出锅的嫩豆腐,此处省略千言万语...

要嫩到什么程度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6#
发表于 2022-1-22 15:22 | 只看该作者 来自: 江苏镇江
我儿时记忆:
就是每年春节前轮我家磨豆腐时,一年也就是唯一的一次,不管是白天或者深夜,我一直在那里等着,等着吃做百叶多余的边角料。
我年年期待春节我家磨豆腐时。!

点评

童年满满的回忆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-1-22 19:53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7#
发表于 2022-1-22 19:39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 来自: 江苏镇江
百页边那时吃的那个香啊,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8#
发表于 2022-1-22 19:53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 来自: 江苏镇江
苏格拉底伯拉图 发表于 2022-01-22 15:22
我儿时记忆:
就是每年春节前轮我家磨豆腐时,一年也就是唯一的一次,不管是白天或者深夜,我一直在那里等着,等着吃做百叶多余的边角料。
我年年期待春节我家磨豆腐时。!

童年满满的回忆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9#
发表于 2022-1-22 21:56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 来自: 江苏
我爷爷奶奶就是磨豆腐的,平时还好,一停电就要了命了,平时都是电动机带着石磨转,一停电就是两个人推石磨,真是送命的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0#
发表于 2022-1-23 07:59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 来自: 江苏
古代三苦,撑船,打铁,磨豆腐

点评

磨豆腐不一定穷。我们老家80年代最早的万元户,就是磨豆腐的。 磨豆腐的人辛劳是真的。技术也也重要!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-1-23 09:18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1#
发表于 2022-1-23 09:10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 来自: 江苏
2分钱一块的豆腐我买过,记得武桥有个女每天早上挑个担子来卖豆腐百页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#
发表于 2022-1-23 09:18 | 只看该作者 来自: 江苏镇江
富贵闲人 发表于 2022-1-23 07:59
古代三苦,撑船,打铁,磨豆腐

磨豆腐不一定穷。我们老家80年代最早的万元户,就是磨豆腐的。
磨豆腐的人辛劳是真的。技术也也重要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苏ICP备2020068145号-1

苏公网安备:32110102321125号

经营性ICP:苏B2-20201755

镇江步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营业执照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