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册 登录
大港信息港 返回首页

一番风苏的个人空间 https://www.zjdg.com/?42935 [收藏] [复制] [分享] [RSS]

日志

禅机

已有 232 次阅读2012-5-2 10:46 | 菩提树, 明镜台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
这首诗本为神秀所作,原诗是这样的: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朝朝劝拂拭,莫使惹尘埃。” 
当弘忍看到了这首偈子,知道是神秀写的,不禁大为失望。但在神秀学生的面前,为了顾全神秀的尊严,便说这首偈子值得大家诵持,如能照着修行,便不致于堕入邪道。当天晚上三更时分,弘忍便单独把神秀叫进房说:“你那首偈子并没有见性,还只有到了门槛,未能登堂入室。一般人依照这首偈子去修行,虽不致于堕入邪道,但决不能得到最高的智慧。要想得到最高的智慧,必须当下认清自己的心,看清自己的本性,知道它是不生不死的。如果你的每个念头都能明心见性,那么世界上便没有任何东西会阻碍你。你的存在是真实的,万物的存在也是真实的。你将会发现万象的变幻无常,都是法尔如此,都是真性实相。能够有这种见地,就是最高的菩提自性了。” 
于是弘忍便叫神秀再写一首,可是神秀的心情一直不宁,想了好几天,总是写不出正在神秀苦思不出的当时,有一个小和尚口中念着神秀的偈子,经过慧能碓米的地方,慧能一听到这首偈子,知道作者尚未悟道,便问那个小和尚是谁写的,小和尚大叫道:“你真是个南蛮,连这个都不知道”! 
然后便把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慧能。慧能要求说:“老兄,我在这里碓米已有八个月,未曾到过堂前,请你带我去看看那首偈子好吗”? 
于是他们便到了写偈的地方,慧能又请求说:“我这个粗人不识字,请你念给我听听”。这时正好江州的一位通判官,名叫张日用的,也在场,他便高声的念给慧能听,慧能啊了就对张日用说:“我也有一首偈子,请你替我写在墙上,好吗”? 
张日用奇怪的说:“什么,你也会作偈子,真是怪事”! 
慧能便正色的说:“要学最高的菩提之道,可虽轻视那些初学的人,有时,极下等的人,有最高的智慧;而极上等的人,却毫无见识可言”。 
这几句话把张日用说得服服贴贴,便替慧能在墙上写出了那首偈子……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若尘埃”。就在这个深夜,弘忍把衣钵及顿教的法门传给了慧能。 
此偈出自《六祖坛经》。乃六祖慧能的禅悟之言,《六祖坛经》是后人根据禅宗六祖惠能的话编著而成。 

因为其师兄神秀的偈:身似菩提树,心似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 。六祖感觉禅悟不彻底,于是吟出了: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 。
从字面上讲:菩提树是空的,明镜台也是空的,身与心俱是空的,本来无一物的空,又怎么可能惹尘埃呢? 
佛对我说:你的心上有尘。我用力地擦拭。 
  佛说:你错了,尘是擦不掉的。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。 
  佛又说:你又错了,尘本非尘,何来有尘。 
  我领悟不透,是什么意思? 
 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。 
  神秀说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 
  慧能说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” 
  的确,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,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。    
  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 
 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, 
 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。 
 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, 
 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。    
  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 
 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, 
 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。 
 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, 
 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? 
 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,惨悟不透! 
  心本无尘,尘即是心。无心无尘,人便死。   
  其实尘在外,心在内,常拂之,心净无尘; 
  尘在内,心在外,常剥之,无尘无心; 
  心中有尘,尘本是心, 
  何畏心中尘,无尘亦无心??正如慧能所说的 仁者心动    
  又如道家所说的 道可道非常道    
 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 
 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 追求修世    
 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 追求避世    
  佛家想超脱今世 道家则是修行今世 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  
  而最终的说的是一种超脱   
  却不是刻意的寻求    
  主旨在心    
  世间人,法无定法,然后知非法法也; 
  天下事,了犹未了,何妨以不了了之。 

路过

鲜花

鸡蛋

评论 (0 个评论)

返回顶部